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网站首页 - 正文
    蔡敬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筑牢国家强盛之基

    作者: 发布: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至更加重要的位置,单独成篇、一体部署,赋予教育以更高地位更重使命,为新时代教育和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科学谋划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格局,积极争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以强烈的担当承担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

      第一,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支撑国家强盛的重大意义。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 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方向性问题。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要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质赋能、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准确把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三个主要的时代特征。

    一是人民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是协调性。要树立大教育、科技、人才的观念,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断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协调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协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高质量。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和满足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校要积极作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不断完善和加强党对教育领导的体制机制,把党的政治领导转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具体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步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新路。

      二是以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根本。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的根本,更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保障。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高校需要大力培养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青年杰出人才和骨干教师,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三是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校立足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系统优化和完善人才自主培养、学科专业结构、科技创新体系、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评价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与支撑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是以有组织科研创新为突破。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化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布局和集中优势科研平台,集中力量进行原始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蔡敬民: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原载2022年第22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