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案例

作者: 发布: 点击量:

案例一:

行业学院的逻辑与演进

——以常熟理工学院以为例

常熟理工学院建设行业学院推进转型发展取得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步成效,形成了学校、行业和企业合作共同体,扩展了学校发展疆域。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对行业学院建设背景、存在问题、发展演进及其内涵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实践演进的真实状态,将行业学院建设分为行业学院1.行业学院2.两阶段。行业学院1.是行业学院建设的初级阶段,行业学院2.是行业学院特色发展的自我完善与提升阶段。

一、行业学院实践成效。

2008年以来,常熟理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互动发展,共建行业学院,探索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改革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江苏省首家光伏科技学院及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行业学院。与业界需求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效果持续发酵,扩展了学校发展空间,促进了学校与行业的协同发展。黄达人教授指出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没有行业背景却把行业学院做的相当好的地方高校教育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校企合作或产教融合主题的项目有17项,占总数3.76%。总体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虽有些理论研究,但成功案例不多。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产业学院探索别具一帜,东莞理工学院《多模式特色产业学院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改革与实践》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产业学院始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实质在于实践教学校企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聚焦3+1模式企业学习环节,未涵盖产教协同人才培养全过程,与行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有差别,虽可借鉴但不能替代行业学院建设。

二、行业学院1.0建设与问题

行业学院1.0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业界的问题,但没有解决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深度问题、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广度问题及科研与学科建设面向应用的效度问题。

首先,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不到位。行业学院1.0局限于人才培养局部改良,没有突破学科专业边界,缺乏将行业、高校、企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平台化思维,未真正实现产教融合。行业学院1.0仅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甚至人才培养某个环节,无法与人才培养其他要素如学科和科研间彼此关照、相互支撑;高校内条线间难以达成人才培养共识、汇聚行业学院建设合力,多是教学条线的独角戏

其次,定位不准,形式单一。行业学院1.0合作方只有一个或几个企业,单一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具有特殊性,不能代表行业岗位能力需求。针对某企业标准要求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行业内其它企业的需要;企业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在人才培养周期内很可能由于经营不善或市场变换导致企业下滑甚至破产倒闭,学生面临无业可就的困境;这样的合作中,基于培养成本效益,企业一般会跟学生签订就业契约订单班),但约定往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和就业的兴趣。第三,未突破传统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的学科专业发展模式。行业学院1.0支撑专业多数情况下仅12个,学科专业未真正交叉融通。突破学科知识逻辑的院系布局是行业学院的特征和要求,目的是培养适应行业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最后,行业学院1.0大都挂靠传统二级学院,是虚拟学院建制,难以实现教学资源统一优化配置,无力实现多专业和多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内驱动机制不健全。校企合作往往始于情谊、成于项目、流于形式,缺乏长期保障与规划,不具发展性,行业学院对业界诉求包容度不够,习惯单向思维,教育者对行业认识不够,业界对教学参与不深,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共同体没有真正建立,合作宽度和深度不足。                

三、行业学院2.0范式演进

2017年以来,常熟理工学院在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理念下,建设行业学院升级版(行业学院2.0),通过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革新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行业学院1.行业学院2.是范式的演进(表1)。行业学院2.范式是面向行业构建的基于市场价值链的人才培养体系,外层结构包括行业学院建设质量标准;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和具体人才培养模式等。实现行业学院2.范式演进,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面向产业的行业学院建设标准

强调行业参与度和行业知识转移度两个维度。行业参与度通过八项指标体现: 本地就业本科毕业生占比; 本行业就业的本科生占比;本地完成实习的学生占比; 高校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发表著作占比; 行业资助在获得社会资助中占比; 与行业合作伙伴建立五合一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就业基地、教师研修基地、企业导师来源基地和教师产学合作基地)占比;业界导师在专业师资队伍中的占比;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费业界资助占比。行业知识转移度通过十项指标体现: 高校与行业共同承担完成科研项目占比; 高校教师承担的行业横向课题经费占比; 高校单独或与行业协作取得的专利数量; 行业技术相关专利占比;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数量; 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行业内转化占比; 论文和专利被同行引用数量; 高校教师创业数量和占比; 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 毕业生创办企业的比率。

.协作共赢的体制机制

需两个层面的架构:首先,高校与业界间要调动业界行业学院建设的积极性。业界的内驱动机制才是决定性因素。高校要理解和认同业界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主动为此设定人才质量标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是单方面强调学科专业分类标准和教学规范,也即建立愿意或能够为行业改变的保障体系,对企业足够尊重才能赢得业界真诚合作。

其次,行业学院内部构建能推动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和评价指标。如教师评优、职称晋升条件中凸显行业企业元素,加大教师与业界合作育人成果权重,把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和发明专利技术作为重要指标。搭建高校教师与业界导师充分融通的话语体系和文化环境,要充分考虑业界导师的职业成长,在职称晋升中给予他们同等甚至更优惠的政策,激发他们的教育情怀,主动投入行业学院建设和人才培养。

.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学院2.0是高校业界双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的要素集成,包括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毕业标准,职业岗位能力转换为行业训练项目的理论+实践双模块课程体系;目标,实际工程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教材建设;以项目设计与工程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多学科专业融通的理实一体化实践平台;具有较强学术应用

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专兼结合,校企互补的双结构型师资团队;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应用型科研和产业学科建设。教学层面要建立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教研室和课程工作室。要汇聚面向行业的学科专业群,实现教师科研方向与能力的应用性转型。

四、行业学院2.0的要求及其特征

行业学院2.是面向应用以业界需求导向构建的高校行业双主体育人共同体,要遵循以下几点要求,一是突破学科知识逻辑的院系布局,建立基于市场价值链逻辑的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二是遵循OBE原则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岗位能力,实施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关联矩阵的培养内容;三是产教共商共赢,实现八协同培养过程(协同建立合作机制、制定培养目标、确立毕业标准、建设课程体系、编写应用型教材、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搭建实践教育平台、评价学生培养质量)。行业学院2.0是产教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产教书院制培养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双主体性

过去校企合作育人中高校是主体,企业居协作、配合地位,人才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过程安排、人才质量评价话语权属于高校。业界导师参与培养过程,但教学内容和形式不稳定,随意性大;业界导师参与学生评价,但评价过程缺乏一致标准,多流于形式;高校开设企业课程,但外挂于传统课程体系运行,效果不佳。行业学院遵循 八协同原则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宏观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人才标准与质量评价,到微观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都基于高校与业界资源的融通,达成校企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构建聚焦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实现高校与业界人才培养管理融通、资源融通和文化融通,为此,高校须在人才培养话语权上给予业界足够尊重,实行行业学院双主体管理。

.产出导向

传统学科组织已不适应向新经济,具有交叉复合特征的人才,原因在于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追求知识内容的布局、构建知识点的前程后续和知识体系的完备,专业经学科加工后与产业产生距离。行业学院倡导实践驱动教育范式,以知识应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与岗位需求、行业标准、生产过程三对接。突出学生实践主体地位,注重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与直接经验结合内化形成能力。要求围绕行业能力构成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大纲,进行反向设计,从行业学院培养目标解决学科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呈现问题。与工程教育认证“OBE”原则相通相融。

.产业学科

行业学院学科建设并非单一或几门学科简单累加,需面向业界对接工业产品生产(或服务)与生命全周期要求,架构有机融通、交叉支撑、共同指向的学科群,有明显的产业属性,可称为产业学科。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支撑体现为多学科专业交叉性与知识技术应用性,与行业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吻合。行业学院的教师科研方向和科研能力需要转向应用,转向工程。行业学院产业学科建设要针对行业发展亟需(新经济领域,交叉跨界领域),顶层设计,集聚优质资源,交叉融合,形成学科优势。教师科研活动要实现四个转向:角色转向,从关注知识本身到关注业界需求;知识结构转向,跨越学科陷阱,从学科体系到工业价值链体系;能力结构转向,从学术研究能力到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转向,从文章成果评价到对行业服务效度评价。

.书院制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教育管理制度。行业学院实现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融通,要创建涵盖课堂内外、高校与业界教育资源融合、面向产品生产与服务的多学科交汇的育人环境,具有书院制特质。围绕协同育人,落实高校+业界双导师制、嵌入行业教育课程和引企入校营造行业场景和氛围,拓展工程教育时空边界,实现工程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学习理实一体、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及学生与业界人员间互相学习交流,建立学习型工作组,通过融入真实生产与运营场景,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将非技术能力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同学校行业学院建设的做法可能不同,但理念相近、标准等效、目标一致,都面向业界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业界是行业学院建设的关键因素。高校需注意区分业界合作对象的代表性和前沿性,不考虑技术创新动能不足和产能落后企业;不单纯以企业规模大小做标准,要看企业所处的领域方向。高校不能被动适应产业需求,要引领产业需求,专业设置不能被产业牵着鼻子走,多考虑行业长远、潜在需求。

 

案例二:

基于资源与化工专业群的产业学院实践探索

以三明学院化工环保产业学院为例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组织系统的客观需求,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转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提升教师从事应用研究的能力,在于紧密政府、高校、社会与行业企业四方合作发展关系,在于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从而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实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应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三明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认真按照区域产业链相关联专业进行统筹建设,紧跟地方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瞄准地方建设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构建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专业群体系。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办学内涵

产业学院指的是为直接服务于特定产业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利益攸关方融合资金、专业、平台、基地、人才、管理等多种合作资源及要素,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创建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探索,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力举措。产业学院是高校企业实施产学深度合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型教育实体,具有功能目的服务性、办学模式合作性和教学内容职业性的育人特点。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深化产教融合方式与路径方面主动作为,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产业和高校合作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指导本省高校和地方主导行业或龙头企业积极共建产业学院,为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的创新性实践提供坚实政策平台和可借鉴范例,着力打造专业群和应用型学科建设2.0版。福建省教育厅在产业学院研究与实践总结报告指出,产业学院不仅丰富校企合作模式,更应当建立在产业链、创新链真实需要之上,形成合作多方目标同向、运转高效、相互支撑、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产业学院作为政校企深度对接的一个全新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一平台,学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更加紧密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车间、研发实验室、服务中心建成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将高校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建成企业技术开发重要平台,真正实现行业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科研、人才优势无缝对接,构建教学科研过程与企业生产流程,以及社会就业岗位匹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基于区域产业链的专业集群构建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专业设置要向区域经济社会靠拢,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才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明学院在转型发展中集中力量做好专业群建设,力求做到专业群、人才培养链、人才培养规格分别与产业群、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多措并举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体系。《三明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在阐述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时明确提出五大应用型专业集群的建设构想:围绕三明及周边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瞄准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资源与化工专业群(以三农新材料和福建海斯福等企业为依托的服务三明千亿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专业群、IT专业群、土木与园林专业群和文化创意及衍生产品创新设计专业群。

三明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积探索新形势下的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做法,建立与区域产业链紧密对接的资源与化工专业群。资源与化工专业群背靠三明和海西经济区氟、稀土、石墨烯及石油化工等特色新材料产业链,联合三钢集团三化公司、福建三农和明溪海斯福等区域龙头、骨干发挥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等应用型学科相互支撑的优势,以与企业生产过程高度契合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核心,将化学专业培养方向调整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高分子材料方向,增设材料化学工科专业,培养环境工程与治理方面一线技术人才,改造生物技术专业,为生物制药和天然植物循环利用等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把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打造成专门培养矿加工和资源循环应用型人才的优质专业,支撑区域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和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和三对接"要求,资源与化工专业群紧扣学校办学定位,将新经济下的智能制造联网+绿色发展等要素融人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重构工程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参加省评估中心主导的台湾IEET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612月顺利通过国际专家的认证评估,并于2016年被省教育厅列为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

三、基于培养新模式的产业学院办学

实践学院集聚和整合校内人才力量、资源力量和资金力量,积极协同政府、企业和行业各方利益,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产业链一行业一专业群为主线,共享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培养区域支柱产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与中节能,大田威斯特、氟化工及环保产业协会等各方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成立三明学院化工环保产业学院,创新政、校、企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突破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壁垒,在新工科专业改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设计、双师型教伍建设、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研究与实践,共同为地方产业振兴、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探索新路子,实现地方产业与高等教育全面融合

(一)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组建的产业学院积极发挥多方协同优势,组织三明地区乃至福建节能环保、高性能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行业技术发展状况和企业对各类人才能力、岗位定位要求及人才需求等信息,形成调研告。召开专题会议,探讨知能相融、跨界应用的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师傅带徒弟、定向培养或企业订单等多元化途径,培养区域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急需的现场一线工程技术人才。此外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企业要求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组织各专业安排学生进入产业学院跨专业学习,实现人才角色的无缝切换同时,产业学院积极与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一道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与区域产业需求相吻合的学历证书与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的双证制度,根据产业转型与发展要求,适时调整专业群建设方向和各专业培养方向,切实丰富产业学院内涵,探索产业学院运行新模式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化工环保产业学院始终将学生学习成效的达成作为建设的核心内容,运作过程不断完善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质量保障与持续改善俸系,制定了产业学院学生进院学习遴选办法,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标准和学生毕业要求,健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规章制度,完善学业预警、辅导和退出机制:并且透过教学过程的监控与反馈、教学资源建设等方式,重构学校、用人企业、校友和毕业生等多元参与的全过程、形成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最终根据评价反馈结果,对各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课程标准,教学方式和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反思,系统性地制定、实施持续改进方案,促进学生核心能力达成,适应区域产业创新。

(二)构建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化工环保产业学院充分利用政校、企多方协同效应与行业协会资源优势,精选区域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先进关键技术和典型工艺流程,重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人文素养与职业伦理+工程基础+专业方向+能力拓展与职业准人等四大教学模块,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

1.丰富企业人文文化与职业伦理课程模块。嵌入企业职业伦理学”“企业法律法规实务”“企业文化概论等多门通识选修课程,邀请1位以上企业高管或骨干技术专家为专业导论课开设新技术专题讲座。

2.打造工程基础核心课程群。根据产业学院和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以企业生产线为教学项目,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建成学时、学分、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相融合的工程基础课程平台,建成5门以上省级精品或在线共享课程,将企业真实案例或生产工艺内化为课程教学内容。

3.优化对应企业生产流程的方向课程链。根据生产流水线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构建专业技术课程链,在专业核心与实践课内实施校企教师的主、辅导制,为学生提高更充裕的企业工程实践时空。

4.拓展跨界技术与职业准课程群。摸清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趋向,聘请工艺、设备、控制等多岗位企业教师进行专业实习与设计指导,实现企业岗位要求与在校学习的互联互通,逐步构建以区域产业链为背景、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学习与工程实践立交桥。

5.实施以新技术生产流程为实践模板的模块化全学程工程训练。产业学院在积极探索过程,构建基础实验(产品制备与表征)一工程初步设计与实训(生产认识、专业实习和课程综合设计)一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测试一企业案例的 Capstone专题实作与企业在岗实习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利用校内教学实践、仿真实训等平台与企业车间两个基地”,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指导学生模拟复杂工艺开停车和事故处理等操作,提高学院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6.变革新产业视域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信息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影响着教与学的方方面面。产业学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贯彻学习内容是生产,通过生产实现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尝试现场教学、岗位分工的车间实景教学、任务教学和操作示范等多维度的工学合一教学方式,将企业案例和生产工艺编人应用性特色教材,指导学生工程实践推动学生触摸企业文化氛围,接受生产与管理理念;在每个专业内建成至少1门企业特色的应用性教材。

(三)科研平台对接区域产业,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与服务合作

化工环保产业学院积极依托福建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究中心、福建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清洁生产工程研究中心、天然药用植物开发工程究中等省级工程中心以及三明市氟化工产业研究院明真菌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围绕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申报政府纵向课题,进一步深化含氟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改性合作,开展稀土分离、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利用科研平台经费设立开放性攻关项目,组织校企科研骨干开展技术研发,在微晶石墨复合材料开发、微晶石墨精深加工等方面形成标志性成果;实施废轮胎、废矿渣和尾矿的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及推广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和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三明硅产业联盟的行业组织优势,开展白炭黑产品深加工和改性升级的技术攻关;与中节能等国家级企业共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联盟、新型工程创新研究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等,实现平台与行业产业对接,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

四、结语

当前福建省地方企业改制、转型多。部分企业高素质和跨界多面手的人才匮乏,难以适应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之需要;地方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主体地位缺失。组建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极探索新经济背景下的区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新体制,为节能环保、高性能新材料和生物制药等区域新兴战略产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企业创新升级提供全新办学模式和合作方式。

明学院积极作为,紧密对接三明市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链,对焦地方需求,聚焦地方服务,探索新的组织构架和运作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产业学院院长负责制,吸收企业家、政府部门领导等各界代表参与,“让校外力量反客为主’,从原来顾问变成决策者,借助他们一线实战经验,让产业学院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诚然,产业学院的诞生与发展是应用型人才实践的积极尝试。以专业群为基础建设的产业学院如何打破原来校企合作中企业和二级学院一对一、单兵对接的局限,以围绕产业链、打造相关专业集群为建设机制,促进产业学院与全流域产业无缝对接,进步实施校企共赢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在校企间的资源共享,专业课程企业化、教师队伍工程化和人才培养职业化等方面,突破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和运作机制,是下一阶段专注思考与亟待深化的内容。另外,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找到符合国情、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同法人主体下的集成化联合办学的新组织架构,是保障产业学院办学质量的关键。

 

案例三: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产业学院探索

以福建江夏学院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为例

福建江夏学院针对建筑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迅猛发展,立足学校自身优势,积极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结合新工科的建设背景,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1.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高校特色,制定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在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强调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新需求、行业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动态,优化专业结构,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集群作为产业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

2.为拓展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和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由高校和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联合组成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学院,并进一步探讨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建设指南,以增强对产业的支撑和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3.以应用型学科服务行业产业为纽带,加强校企伙伴关系,促进合作双赢。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并提升引领和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得行业企业的支持和信任,与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4.全面增强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关系,拓展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做实做好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

福建江夏学院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的建设实践

()针对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建设装配式建筑特色专业群

20169,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同时提倡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专业人才。面对建筑业革命性的变革和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所造成的人才结构性短缺,高校原有通过专业或课程局部改造来适应行业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产业蓬勃发展的需求。专业群建设目的是通过校内()资源重组,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具有产业链背景与思维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落差。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针对福建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人才的需求,以培养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及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以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核心专业,与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共同组建特色专业群,为产业学院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群示意图见图1。目前,1700多名在校学生全部按照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福建江夏学院土木工程学科本着高起点、入主流、重应用、创特色的建设理念,形成沿海地区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高耐久土木工程结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学科特色,确定与省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先后获批福建省校优势学科创新

()大力建设省级应用型学科,对产业学院形成强有力支撑

通过与龙头企业共建行业产业型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企业共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共同编制地方技术标准、合作申报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支撑与引领行业产业发展,获得了业界的信任与认可,成为与行业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凝聚各方资源建设产业学院的重要前提; 同时,学科建设锻炼与培养师资队伍,提高教师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服务行业产业的能力;平台省级应用型学科,拥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

()创新产业学院组建模式——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链多个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福建江夏学院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支持福建江夏学院整体转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协同包括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公司、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十余家理事单位与福建江夏学院共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这种与行业、产业链各环节多家龙头企业共建的创新模式,更有利于对接行业的共性需求,落实产业链各龙头企业对专业群中不同专业的支持,解决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的适应性问题,并共同探讨专业群和专业建设标准,有利于地方高校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

各理事单位推荐理事组成理事会,形成产业学院的决策机构,理事长由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担任,副理事长包括福建省住建厅部门负责人、福建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和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等。理事会通过了旨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学院理事会章程。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学校选派,副院长由主要理事单位选派,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力量落实实施理事会决议。产业学院另外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各理事单位选派主要技术负责人组成,在产教融合、政产学研合作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合作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落实相关合作。

()建立校企深层合作、全面协同伙伴关系

 

 

 

 

 

 

 

为了推动福建江夏学院转型发展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转换,通过产业学院,学校建立了校企全面协同伙伴关系,从专任教师(理论和实践课程,共同制定大纲、共同承担)、课程团队、专业(实行双带头人制度)、专业群(专业群指导委员会)、产业学院各层面进行深度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共长效机制,培养福建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复合性创新性应用型本科人才,其主要建设任务及校企协同方式如图2所示。

结语

为了推动福建江夏学院转型发展和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转型升级的需求,福建江夏学院通过构建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特色专业群,加强建设应用型学科,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社会服务来支撑和引领产业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产业学院的影响力,并推动与行业产业的合作共赢和良性互动,探索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十余家装配式建筑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并通过福建江夏学院建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付诸实践。产业学院的成立引起高校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当前,产业学院在集聚办学资源、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初见成效,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期待通过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龙头企业和福建江夏学院的共同努力,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方面结出硕果,并在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上一篇:

  • 附件【2019 第二期.doc】已下载

友情链接